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错误,科举制是加强了皇帝权力,不是抑制了皇权。C项是无关项,中国的科举制主要教授儒学文化,所以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的影响,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形成中华文明这一特征的因素不包括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秦朝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已经打破了贵族统治,所以形成中华文明久远性与稳定性因素不应该包括贵族统治的血统渊源,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另外,依靠道德力量治国、科举制的不断发展、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均是形成中华文明久远性与稳定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贵族统治的血统渊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播出使人们开始关注了这位特殊的皇帝。下列的重大事件属于这位皇帝开创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内阁制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发生在明太祖时期,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时雍正帝时期,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因此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两项制度的共性,(2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1)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2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2)关系: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2分)
(3)共性: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2分)认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 一级行政区划 ”“ 负责……” “ 职能是……”等;从政治、边疆、多民族国家等角度分析影响。根据材料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积极影响从中央对地方和边疆地区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角度归纳。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并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归纳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3)本题是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行省制度和联邦制度的共性,从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影响、地方权力、不同国家不同管理措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角度来对谈行省制度和联邦制度的认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孙中山》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