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启蒙运动中进一步提出“思想自由”的思想家主要是:
A.卢梭
B.康德
C.拜伦
D.雪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孟德斯鸠在《法意》一书中早就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去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康德进一步提出“思想自由”。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段材料反映出启蒙运动时期
① 基督教受到冲击?②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
③ 理性受到人们的崇拜?④?启蒙思想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发现的标志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②排除,答案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思想主张相似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突出强调法治。不同:粱启超的思想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孟德斯鸠的思想: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程度。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腐朽势力阻碍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义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行政机构部分……其三为审判技能。”在这一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材料中的“其一”、“其二”、“其三”分别涉及国家的三种机构或者三种机能: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能,具有“三权分立”的思想萌芽这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则系统的提出并阐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故正确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述一位思想家:“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反映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与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违反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A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B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D康德对启蒙思想作了总结,认为自由也要自律。故选C。
点评:关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可以考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和理论基础。这一学说首先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成功地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