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一个是数学运算法:1514+325=1839年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最后一句“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公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年代初,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打击下,清朝统治呈现出严重危机。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加强专制集权,清政府又搞起“预备立宪”的把戏。1905年,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查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又于1909年在各省设咨议局,1910年在北京设资政院。到了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不得不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标志着“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袁世凯在清帝退位之后致南京临时政府的电报中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1912年5月,有记者向孙中山问道:“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中山明确回答:“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孙中山说袁世凯“鼓动共和久矣”带有一种故意推举的成分
B.袁世凯积极拥护辛亥革命
C.意味着袁世凯彻底转变成真正的共和主义者
D.革命党人没有认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真面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C不符合史实,袁世凯一直就是辛亥革命的反对者,D项也不符合史实,因为革命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让位于袁世凯是革命党人妥协性的体现,故排除BCD,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⑤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