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面临外国势力的干涉
C、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两次推翻反革命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总理衙门正门旧照(摄于1878年)
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为了使部分行政职能与西方接轨,同时也是迫于列强的压力,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改设外务部时的谕令说:“从来设官分职,惟在因时制宜。现当重订和约之时,首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尤赖得人而理……总理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鞠方安《试论清末官制改革(1901—1911)中的文官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从国家主权、近代化的角度指出清末外交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参考答案:
(1)变化:清朝中央机构趋于半殖民地化(2分)
说明: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打开了方便之门,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2分)1901年,在列强的威逼下,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更加(或:完全)半殖民地化。(2分)
(2)清政府政府职能(或言:中央机构)日趋近代化(2分)
说明: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以往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2分)外务部的设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同时也是清政府被动适应时代潮流,政府机构进一步近代化的体现,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2分)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论述型的问题。首先依据材料指出清末外交的变化: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清朝中央机构趋于半殖民地化;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清政府政府职能日趋近代化。然后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评述,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某改革方案中主张: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医院,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这一方案应该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存在,给我军发薪饷,并供给部分子弹,允许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和发行书刊,释放了许多政治犯,修改了一些反动法令和颁布了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新法令,召集国防会议、国民参政会,并成立国民参政会常务机构,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甚至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的所谓“共同防共”谬论。这表明(?)
A.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国民政府一度放弃“反共灭共”立场
C.日本全面侵华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多元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可知是抗日战争的初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的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在民族危机下国共携手再次合作,因此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合作初期国民党的一系列积极的民主举动,因此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与题干主旨无关,且不合史实,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 ③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
?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四百万人同一哭”是因为《________》(条约名称) 的签订日本割占台湾;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首诗写于_______年。?
(2)诗②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王明的__________错误。
(3)由于国际形势变动和国内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严重,诗③反映的是为了振奋抗日精神,1940年下半年由________(哪一人物)指挥________(军队名称),在________(哪一地区)地区进行的________(哪一战役)。
(4)诗④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是________;解放________,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1896年。
(2)红军长征、 “左”倾错误。
(3)彭德怀、八路军、华北、百团大战。
(4)渡江战役、南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