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末”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虽然出现了一些偏差, 但这些探索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
(2)请列举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3分)
(3)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林则徐(1分)
(2)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或革命、建设中照搬俄国模式、苏联模式等)
(3) ① 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各1分)
② 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重大问题:(各2分)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本题解析: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的事例有: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戊戌变法学习英国;辛亥革命仿照美国体制;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照搬苏俄十月革命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列举三例即可)结局都以失败告终。
(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点评: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米
利坚合众国(美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段话应出自(?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环志略》
D.《康輶纪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二者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又有区别。下列有关二者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新思想?
②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③形成区别的原因是作者的阅历不同
④从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看,后者更具进步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用排除法,《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有本质差别,不能看做是“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材料选择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是人才、学校、科举、官制,由此可以判断D正 91ExAM.org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