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哪些时代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
——《申报》1912年9月9日
(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全。
1949年《申报》终刊。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主权在民。时代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国力增强。
(2)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但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民生发展步履维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
(3)领域之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领域之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领域之三: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旅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领域之四:近代教育。《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京天安门是一个见证者。但它没有见证(?)
A.两个“强盗”的狰狞面孔,圆明园的熊熊火光
B.八国联军的分区占领,大量珍宝被洗劫
C.日本法西斯的残暴,30万人被屠杀
D.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下图体现了

[?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对红军的援助
B.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对人民的援助
C.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对解放军的援助
D.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人民的援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结合上述不平等条约相关情况完成下表: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的是哪两条规定?
(3)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两条规定分别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指出这两条规定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4)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结合史实分析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评述是正确的,B项中琦善并未参与签订“南京条约”。故正确答案应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