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鉴于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是
A.没收
B.调整
C.赎买
D.暂时任其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工业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国政府没有实行没收办法,但其属于剥削成份,所以采取调整。赎买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留学潮首先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后
C.清末新政,庚款留学
D.五四运动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下表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港、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
2.37Kg
538.3Kg
4Kg
发电
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改变这一面貌,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掀起大炼钢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
A.巩固作用
B.瓦解作用
C.补充作用
D.改革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对清朝统治的客观作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较大。洋务派搞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朝的反动统治,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它标榜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相反,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客观上使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依题意,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