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西装②电话③无线广播④电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装传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电话传入中国是在1882年,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办的,1923年初美国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所以以上西方事物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图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作用。从图3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大众传媒——电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材料“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和报纸、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
B.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D.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互联网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C排除;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等),B排除;信息交换趋向于个性化发展(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容易使人上瘾,D排除。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到1949年停刊。故A项说法错误。《渔光曲》是1934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这一变化说明
[? ]
A.奥运会促进了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B.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的普及而逐渐丰富
C.电视促进了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
D.奥运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