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就是“土八路”。这一史实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的
A.根据地建设思想
B.土地革命政策
C.人民战争路线
D.统一战线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认真解读材料,不难看出这些史实体现了其人民战争路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 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被过低估计”的原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轨迹。(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2分)
(2)原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许多青年低估了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4分)
轨迹: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级共和国;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不懈的斗争;捉出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6分)
(3)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开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任答出其中2点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反洋教斗争。近代列强用枪炮取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1858年的《天津条约》首次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随着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逐渐加剧,故对教会的传言盛行,答案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5年毛泽东《沁园春·雪》:“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中“谁主沉浮”揭示了作者当时思考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是
[? ]
A.建立政党,发动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问题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
C.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D.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组建革命队伍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中共会议有关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中共七大——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设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遵义会议上,不是中国七大,所以B错误,CD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