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2分)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4分)
(2)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2分)
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6分)
本题解析:(1)二战后,由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美苏同盟关系趋于瓦解,矛盾不断地增加。1947年美国挑起了冷战,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奉行霸权主义政策,所以其对外战略就发生了变化。从材料一中的“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可以看出苏联希望与美国合作,共同领导世界。
(2)政治意图:从材料二中的“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美国想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制度,维护霸主地位。
美苏争霸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
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在欧洲实行战略收缩
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
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地遏制西欧经济的崛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二战后西欧各国加强了合作,成立了欧共体,其实力不断上升,这使美国调整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所以A正确;B、不符合史实;C一超多强出现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与题干时间不符;D表述错误,没有成功遏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B.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D.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时抓住“冷战”“对外政策”“双方对抗的手段”“国际格局态势”等信息,与之相对应的是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符合“对外政策”,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符合“双方对抗的手段”,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符合“国际格局态势”,故选A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均不能全面反映题干,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7月4日,朝鲜连续发射7枚导弹。韩国舆论认为,从(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来看,发射导弹更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对美国的挑衅。这表明?
[? ]
A.朝鲜是危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罪魁祸首
B.对抗仍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C.世界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动荡仍然存在
D.朝鲜希望通过重启核计划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冷战”导致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表现有:
①越南战争的爆发?②古巴导弹危机
③朝鲜和德国的分裂?④联合国的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冷战的背景下,导致越南战争、朝鲜和德国分裂,在1961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但是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不是冷战的产物,所以①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