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洋布充斥中国市场的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洋布是工业产品,其因“其质既美,其价复廉”在中国“十室而九”的销售情况,说明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也会对自然经济起瓦解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棉纺织业水平下降,故①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B项。
考点:自然经济的瓦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起到的瓦解作用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须注意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作用是主要的,但这是客观上的,并不是主观上的。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应当是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开始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 000 245粒大米。下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

[? ]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通胀的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上述这段话的作者、文中所提到的“破屋子”和“裱糊匠”分别是:
A.李鸿章清政府抵抗派
B.李鸿章清政府洋务派
C.曾国藩清政府维新派
D.曾国藩清政府洋务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
A.城市中心化倾向
B.城市边缘化倾向
C.城市区域化倾向
D.城市功能化倾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初具规模的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