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但是。一些人基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很快否定了农村的责任田。
? 材料二 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包产到户之前的22年,没有为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实行包产到户后,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8900万斤。
? 材料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 材料四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江泽民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农村“深受其害”的原因?后来是如何减轻“其害”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凤阳县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你得到了怎样的有益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中共首次将“富民政策”作为全国中心工作来抓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判断题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4、判断题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一个在徘徊中前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在思想理论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④正确的评价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B.扩大经营自主权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