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C.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材料说的是百团大战。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领导了袭击平汉、正太、同蒲战争,参团105个,被称为百团大战。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选B。A项错误,防御阶段是在1938年之前;C项是平型关大捷;D项是在1937年9月建立。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诗词口号中,反映出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是
[?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山东。”
C.“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口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口不明口。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 ]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可知此举是指在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美英为了鼓励中国抵抗日本法西斯,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而放弃了对中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故选B,此举不能体现出ACD,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曾鼓舞了很多农民投身起义。?
(1)体现这一理念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 ??
(2)它提出了怎样的账产和土地分配制度??
? ?
(3)你怎样评价这一纲领?
? ?
参考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
(2)财产归对库,平均分配土地,
(3)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