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
①参加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②同清政府的洋务机构有联系
③翻译过西书
④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参加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有华蘅芳、徐寿,所以选项①不符合题意,同时徐寿的主要成就在化学方面,不在数学方面,所以④也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 ]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失败,中国人开始了制度的学习。故选B。A项正确,1898年维新变法、1911年开始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C项正确,1917年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D项正确,此时是思想的交错变化时期,异常复杂,各种救国思潮不断地出现。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内容。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到19世纪90 年代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B、C、D三项都是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 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整理近代不同时期社会思 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建设措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上积极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