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唐代时夜市时间受到限制““京夜市宜令禁断””,宋代打破夜市时间的限制““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其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先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因此政府调整管理方式。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1、周秦迄唐代:(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2、宋:(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1)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手工业技术发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学家称为“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起
C.都市中开始出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D.“市”分散于宅屋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消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足以证明本题答案是.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是本题的题眼,因为提到了(重本抑末)。另外,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足以证明“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所以答案是C。A错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错在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是存在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南宋的“徽州”即明清时期的安徽,“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故答案为B项;耕作方式仍是铁犁牛耕,且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城镇经济繁荣与题干中“村落”不符,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故D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请判断此记载选自
[? ]
A.《左传》
B.《唐六典》
C.《宋史》
D.《清史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