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下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主要是由于

[? ]
A.日内瓦会议协议的通过
B.美苏两国的分区占领
C.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D.美苏“冷战”的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宁夏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难得冬天是气候恶劣的季节。从1月倒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水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激扬的火车转眼之间救灾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事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完。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幽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注意。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2)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本题解析:
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1947年”“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第(2)问可以从经济、政治角度考虑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与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挑战两极格局的国际力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美苏力量势均力敌。意义:世界格局相对稳定。挑战力量: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日本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2)标志:苏联解体。趋势: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