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图1 苏联工业化宣传画

图2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图3 红场士兵吃上了麦当劳
回答:
(1)图1苏联的工业化方针是在哪一年确定的?前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2,分析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原因及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反映苏联经济出现了什么新气象?分析导致这一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25年。成果:“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苏联宣布成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原因:工业发展使苏联粮食紧张,为改变粮食供应困难状况,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落后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适应工业迅速发展需要。
问题:全盘集体化,超越当时生产力的水平,遭到一部分农民的抵制;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富农和新经济政策中富裕起来的农民被镇压。
(3)新气象:外国公司进入苏联市场。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出现了与外国合资的企业;实行美苏缓和的外交战略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 )
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
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21年。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此,从1921年起,苏俄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是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的苏联多一倍,嗜酒者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
B.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
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
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险局面。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的社会现实。A、C、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