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下列口号与通知中所说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最可能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知内容可以看出,许多学生没有上课,结合“1919 年5 月” 这个时间信息点,由此可以判断是五四运动。C 项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故选C。A 项是指义和团运动, B 项是指辛亥革命,发生时间是19 世纪末。D 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发生时间是20 世纪20 年代,都与题干时间不符合。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与这一课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参考资料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褒奖邓世昌而撰写的祭文
C.徐骧民团的骨干名单
D.有关刘永福黑旗军台湾伤亡的报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台湾人民反割台湾斗争。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徐骧的义军是保卫台湾的,刘永福黑旗军也加入到了反割台斗争中,因此ACD都和反割台湾斗争有关;邓世昌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与保卫台湾无关,因此答案为B。
点评:《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顽强的保台运动,徐骧民团和刘永福的黑旗军都进行了英勇的作战,虽失败告终,却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的没有提小反对。”材料中“共产党领导人吃惊的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
[? ]
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
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
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加入共产国际,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而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A项错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均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群众基础,故B项的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共产国际于1943年解散,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周恩来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中国共产党主张“坚持毛泽东的领导,农村包围城市”。这与共产国际主张的“城市中心论”有所不同,故D项的表述符合材料。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图一“致远”号撞向敌舰

图二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图三 义和团战士
[?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