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
“第一岛链”指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第二岛链”指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岛链”提出的背景、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6分)背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太平洋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
目的: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
(2)(9分)突破第一、第二岛链,有利于国家安全、保障海洋权益、实现国家统一。(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1)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岛链”这一特定概念。这一时期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美国北起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是为了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包围和威慑之势。
(2)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在20 世纪50 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 、90 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
[? ]
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
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 1945年的德国?图2? 1948年的德国?
图1、2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1、2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概括指出图2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图1: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推尔塔会议的决定法、美、苏对林国及其首都拍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本题解析:(1)第一幅图注意时间“1945年”。二战中达成的协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美、英、法、苏四大国在二战后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第二幅图“时间1948年”。二战后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之间冷战,后来美、英、法三国所占地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西德),苏联针锋相对,成立民主德国(东德)。
(2)本题主要考察两极格局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从造成德国分裂,加剧世界紧张,冷战加剧等角度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