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赵国的诗歌
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达
B.赵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两个国家
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无礼
D.当时诸侯国中没有赵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孔子是春秋末期人,韩、赵、魏三家分晋是在战国初。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填图并回答问题( 10分? )
?
⑴看图写出下列地区设置的机构:(4分)
①??;?②?;
③??;?④?
(2)简述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6分)
参考答案:⑴①岭北行省 ②辽阳行省 ③宣政院(辖地) ④云南行省(4分)
(2)积极作用和影响:6分?略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⑴从图中可以得出该图应该是元代的行省疆域图,结合所学的知识不难得出答案;(2)行省的优越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点评:元代的行省制度是一种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他是在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即由原来的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模式转变为以行省统州或府,以州或府统县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增加了的层级模式起到了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对中国以后的地方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日省县模式还在延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基本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B.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是指郡县制、B项是指皇帝制度这两项都是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D项是指井田制;C符合基本特征,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在“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这应是指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C错在“开创”的说法,周公是辅佐周天子的大臣,开创者是周武王而不是周公;D错在“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这是在周公时期而不是在整个周朝时期,诸侯国的数目此后又有很多变化。“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宗族是分封诸侯的主体,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血缘关系结合。
点评:本题的难度在于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