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背景都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所以D正确,BCA只是符合十月革命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学界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其主要理由是
[? ]
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B.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它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它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在欧洲兴起了一股进步的社会潮流。该潮流的一份重要纲领于1906年被节译成中文。与原文相比,译文更赋诗意,少了些激烈的语气。文中最后有“嘻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之句。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嘻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是对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变形翻译,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中诗句含义明显不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辞。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 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中看,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仍具有现实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说明你的理由。(7分 )
(3)据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5分)
参考答案:(1)(18分)《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4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2分)
(2)不能实现。(1分)理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4分,言之有理同样给分)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彻底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2分)
(3) 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于经济危机的考察。⑴考察《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和现实意义⑵考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和影响。⑶注意对材料三的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