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一战后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可知,①符合美国,一战战场主要在欧洲,美国是战争后期参战的,并且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一战结束时美国是最有钱的;②符合英国,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但国际中心仍在欧洲,而③④则符合法国,巴黎和会上法国要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因此C符合题意。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各新兴力量重大事件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腾飞,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中国“一五”计划的完成是1957年,故与题干不符。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48年普利策奖获奖漫画《今天的和平》(示意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法国作为西方盟国的重要成员,追随美国,坚决不承认新中国……1958年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戴高乐重新执政后……1964年1月18日,中法两国正式达成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使中国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重大突破,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顽固坚持的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理性看待法国:中法建交始末》
材料三?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呈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
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是必要条件》
(1)普利策奖是当今世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漫画为什么在当年能获得该奖。(3分)
(2)分析材料二中法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给新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三,评述法国“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分)
参考答案:(1)获奖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作者以漫画形式,并以《今天的和平》为题,批评了美苏军事竞争和核威胁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危害。(3分)
(2)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国家开始谋求摆脱美国控制。戴高乐执政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2分) 影响:使新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实现了首次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丁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
(3,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评述时,要以材料所提供的理点为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但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要评论有依据,并史论要结合,说理要明确。
第一种观点;材料观点正确。(1分)法国通过“交出身已一部分命运”,实理了与西欧国家的联合——一成立了欧共体(或欧盟),不仅在合作中得到了发展,也冲击了两极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使欧共体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一极。(4分>
第二种观点;材料夸大了欧洲联合的作用。(1分)尽管法国通过“变出自己一部分命
运”而建立欧共体,提高了法国的经济经济政治地位,但至今法国也不能掌握他国命运,也没有完全消除美国政治影响下的阴影。自己的命运只能依靠自己,而不能通过交换获得。(4分,
(两种观点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漫画信息放映了世界处于核威胁之下。可以从题目中的时间入手,联系二战后国际形势回答。(2)20世纪60年代,欧洲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法国与中国的建交即是外交独立自主的体现。从材料中“中法建交是中国实现了与西方大国的重大突破,沉重打击了美国顽固的坚持的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分析“影响”。(3)材料信息认为,法国通过“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的手里”实现了复兴,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或不足进行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点评:战后依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两极格局,对国际霸权的争夺,美苏走向了冷战。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欧、日本等经济体的崛起,严重的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和两极格局,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西欧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各国在让去一部分的自己的主权的同时,也获得了别国的相应的国家主权,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复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南北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法西斯侵略朝鲜的后遗症
B.依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C.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
D.南北朝鲜不同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叙述不符合史实,B、D两项史实都发生在朝鲜分裂后。二战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随着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冷战”的加剧,导致r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