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
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苏俄(苏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35
| 44.24
|
?
①余粮收集制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②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大发展?
③固定粮食税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小农经济阻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项错误,1927 年 12 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 年,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④项错误,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 1928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从时间上看,这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②④,故选A。余粮收集制超越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国内外局势而实行的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的政策。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是对农民进行了大肆的盘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为此,列宁在后来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余粮收集制
B.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
C.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量征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此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量征集制。故选D。A项是农民反对的措施;BC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国内外局势而实行的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的政策。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是对农民进行了大肆的盘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 ]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91EXAm.org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有?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相对欧美国家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十月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因此②是主观条件,①③是客观条件。故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