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两千多年来独一无二、长盛不衰、始终开放的港口城市是:
A.广州
B.泉州
C.福州
D.明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B明清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 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问题可以转换为徽商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不难直接得出答案即明清商品经济发达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答案选B,A C两项是徽商出现的重要原因, D项与题意无关。
点评:高考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二,商帮的出现,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异常活跃。这也直接挑战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
[? ]
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宋代商业经济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看,风俗长卷、汴京城内及近郊、清明时节、生活景象。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该名画应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宋代汴京商业经济繁荣的影响,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宋代商业经济的特点排查正确选项。ABC项反映的是宋代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打破,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纺织业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应出现了明朝中叶以后,故在《清时上河图》无法反映,但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说明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还有(?)
①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开展友好交流②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③开始直接与欧洲、非洲和西亚国家开展贸易往来④铸铁术、井渠法、缫丝技术的西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与非洲直接交往是在南宋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