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图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2 开国大典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比较类选择题,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所以A、B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以后,所以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意思是一国在中国得到利益,其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产生的影响,因此A符合题意。B是指司法管辖权,与材料无关。C在材料中并无反映。D是1899年由美国向列强提出,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能从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史实,因此D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最早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东北沦陷。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对于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要牢记两个常考点。(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贵州某地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为这幅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