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是指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发展,据此可以知道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 ]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民主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
请回答:
{1}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发展了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参考答案:
(1)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外交事务权属于君主。(2)孟德斯鸡。差异: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与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3)思想核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进步意义:推动了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4)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1)、(3)两问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2)问关键是依据教材判断发展了洛克“三权分立”学说基本内容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鸡,然后再比较他与洛克学说的差异。(4)问结合1787年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内容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6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C.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D.体现了民主和分权制衡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88年光荣革命后,根据1689年的《权利法案》,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国会权力提高了;立法权、军权及财政权完全属于国会,国王手中只剩下行政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使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
B.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元首,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
C.它适合英国的国情,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这是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妥协的产物,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光荣革命以不流血和相互妥协的方式实现了革命目标,即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尽管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但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极大约束和限制,无法与封建君主专制的权力相比,从结束君主专制统治的角度而言,革命成功且彻底,并且还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进步,所以D项说法不准确,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