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②土地逐步私有化?③租佃经营方式盛行?④农业生产家庭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概念及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描述的耕作现象发生的变化可知,生产效率提高直接得益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因此①②符合题意。通过“一夫挟五口”可知战国时期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个体小农经济,因此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租佃制经营方式盛行始于宋代,因此排除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回答下列问题: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1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自耕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1分)和不利因素有哪些?(2分)
(3)歌词中描述了一幅相对安定的生活情景图,这种生活情景对后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何不利影响?(2分)
(4)自耕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走向解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最终解体是何时?(1分)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1分)
(5)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1分)
参考答案:(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分)
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一家一户?③男耕女织(3分)
(2)有利因素: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分)
不利因素:赋税沉重,不能抵御大的天灾,土地兼并等。(2分)
(3)不利影响: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以及手工业、商品经济 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4)主要因素: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对华进行商品倾销。(1分)
时间:1953——1956年。原因: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掌握。图中的农具是曲辕犁。依据所学可知,这种生产工具出现在唐朝时候的江东地区,便于水田的耕作。西汉的时候主要是耦犁、耧车;曹魏时候是翻车;南朝时候是耕耙技术。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各图片最能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根本推动力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观。正因为有了它的引水灌溉,蜀地才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的“它”是指
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可知,郑国渠位于陕西关中地区;井渠为西北地区;都江堰为战国时期蜀守李冰父子所修,为四川地区成为“天府之国”打下了基础;灵渠为秦始皇时期所修,连接的湘水和离水,位于华南地区。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