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14:11: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B.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以及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江浙行省可以“从便区处”、“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等事,说明地方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行省制下,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故C、D错;题目中未涉及地方与中央的权力之争,故排除B项。 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地方行政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秦朝实行郡县制③西汉设13州为监察区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度。盛行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是?(?) A.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B.荐举贤才,授以官职 C.世家大族, 门第取士 D.分科举士,考试选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历史依此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部落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期,“封建时代”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封建 诸侯时期,“郡县时代”指的是亲以后的高度的中央集权时代。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6分) (3)材料三体现元朝制度创新对当时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2分) 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2分) 弊端:分封制下,权力世袭;(2分) 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2分) (2)郡县制的合理性: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2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2分)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2分) (3)积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巩固了国家统一。(3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一文字相关信息以及两幅图片,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相关内容。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看出,?实行分封制的政治意图,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即体现“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实行郡县制的政治意图,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巩固统一,即体现加强中央集权。 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主要从官员任期方面,分析二者的弊端,可以这样组织答案:?分封制的弊端是:由于分封制下,诸侯国的权力(包括土地等)是世袭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统治;?郡县制的弊端是:由于地方官员(郡县长官等)直接由皇帝任免,迁转或许太快,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地方的稳定与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评价了郡县制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认识郡县制在历史长河中的合理性:A.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B.郡县制的推行,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从而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 (3)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本问实际上考查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推行行省制度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元朝的这种制度创新对当时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给予认识:?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