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以前的氏族公社,主要表现是
A.原始文字起源
B.原始农业发达
C.原始手工业兴起
D.贫富分化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DC三项都是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社会发展水平的表现,故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劣。……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一定要在文化下运行。”(13分)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发端的?(2分)
(2)叙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发展特点。(11分)
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1分),商鞅变法进行实践。(1分)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分),成为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蓝本。(1分)西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1分)武帝后推行“内外朝”制和刺史制,以“推恩令”解决郡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制;(1分)(如西汉直接答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给1分)隋唐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以完善。(1分)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文官体制进而加强。(1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新发展。(1分)明朝的内阁制度(1分)和清朝增设的军机处使其得到强化(或达到顶峰)。(1分)此演变过程所体现的发展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和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控制;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端于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确立该制度。(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一专制主义,即皇权的不断强化;二中央集权,即中央对地方的管控,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进一步强化和到达顶峰几个阶段进行叙述即可;其发展的趋势是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和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控制;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点评: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严格控制地方的权力组织方式,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地方管理体制紧密相连,分封制下地方分权严重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在经过汉初郡国并行体制失败后,郡县制模式的优越性开始表现出来,此后郡县制得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程度也得以增强;在经过唐宋对郡县制的变革后,元代实行了行省制,更为成熟的地方管理模式出现,地方再也未出现能和中央分庭抗礼的现象,中央集权得以极大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住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他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这段文字是英国第一个正式访华的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下的。请回答:
(1)马嘎尔尼所指的几位“船长”是谁?(2分)
(2)选择一个典型的“船长”,概说其主要功绩。(4分)
参考答案: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任二,2分);康熙:缓解满汉矛盾(或与汉族知识分子合作,禁止圈地,摊丁入亩),削三藩,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赐班禅封号,粉碎葛尔丹分裂势力。(任四,4分)
本题解析:此题关键是要结合马嘎尔尼访华的时间1794年来分析。此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1661年-1795年)的最后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人物——郭靖、杨康,这两人的名字与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于()
A.1125年
B.1127年
C.1276年
D.1279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上是问靖康之变发生于哪一年,应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清前期的帝王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看成是统治中原的“屏藩”,认为“摇惑我外藩”,就是“坏我屏垣”。为此清朝创设了
A.枢密院
B.都护府
C.军机处
D.理藩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