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小题1:注意审题,我党以城市为工作的中心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即1924~1927年。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后,我党做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A。④项错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和市场多一点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邓小平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这是邓小平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南方谈话中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