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A.陆王心学
B.宋明理学
C.智者学派
D.启蒙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的手稿,罗马废墟中挖掘出的古典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在它光辉的形象面前,_____的幽灵消失了;_____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代时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引文中的两个空缺应该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法兰西
C、中世纪,中世纪
D、中世纪,意大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提出:“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这位代表人物应该是
[? ]
A、彼特拉克
B、马基雅维利
C、达·芬奇
D、伊拉斯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遵照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查士丁尼的命令建造的。作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堂,圣索菲圣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的帝王都要在这里加冕。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欧洲政治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之城),并宣布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造成清真寺,大教堂旁也出现了4座伊斯兰尖塔。(见图)
(2)奥斯曼帝国的政权结构有何特点?请用史实说明。(3分)
(3)从该教堂的历史发展看,对当今不同文明的相处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1)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又互相斗争的二元政治结构。(2分)
(2)政教合一;苏丹被认为是安拉的代表,他既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首脑,又是最高军事统帅。(3分)
(3)征服未必要以破坏和摧毁为代价;不同文明可以和平共处,既有利于政治稳定,也有利于保存优秀文化。(2分)
本题解析:(1)教堂是皇帝命令修建的,然后皇帝又给了教堂教会极高的地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结论。(2)问材料中,奥斯曼帝国对教堂进行了改造,在保留教堂的特点基础上,又突出了伊斯兰教的特点。(3)问一定要紧扣题干中要求的“教堂的发展历史”来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