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成就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发展
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2、判断题 戴维·兰得斯在《国富国穷》中说:“棉织品……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 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但中国作为棉纺织业发达的大国,并未发生如他所预料的英国的状况。造成中、英两国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差异
B.民众购买力的差异
C.政府政策的差异
D.衣着观念的差异
3、判断题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 ]
A.商品输出 ?
B.武力威逼
C.文化渗透 ?
D.资本输出
4、判断题
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①处的“商品”应为?

[?]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财富、原料
5、选择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回答下题。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E.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F.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G.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H.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