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
A.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B.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C.标志着中国的民航事业走在世界前列
D.标志着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平均地权?④废除满洲贵族统治?⑤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新三民主掌握的情况。③④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所以排除③④。在辛亥革命后多次的革命斗争都失败后,总结教训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从而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成为了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私人垄断资本的膨胀会导致社会贫富不均;发展国家实业能使国民共享。A项错在“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这与材料意思不符。C、D材料没有提及。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90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
90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在1893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也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质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
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1)据材料一,归纳恩格斯和列宁是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4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
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2)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3分)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体现为?理论的提出。(1分)
材料三?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3分)
材料四?《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邓小平曾八次登上其封面,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右图是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第六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题目
是“Moving Away from Marx”,画面很清晰的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人们携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4)你如何看待材料四的图片中《时代》周刊题目的观点?(1分)
请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来论证你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14分)
(1)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的指导,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实相结合,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实际生活基本规律的总结,在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4分)
(2)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民族灾难依然深重;(1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受到启迪,看到希望(1分);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1分)。
(3)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3分)
(4)看待:西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曲解。(1分)论证:从政治上看中国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中国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