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进入21世纪的英国王室官员常“哭穷”,王室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要解决经费问题的正常途径是? (? )
A.向全国直接征税
B.向议会申请拨款
C.向英联邦国家募集
D.向内阁要求增加财政支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没有实际权力,不能直接向全国征税,提出拨款议案也是行政权之一,应属政府职责,因此她只能向议会申请拨款。故选B。AD项明显错误,英国国王无权;C项明显错误,英联邦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点评:此题世纪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在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国王统而不治,但是对外代表国家。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对本题中“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句话进行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说了算,议会起不到任何作用,革命后,决定权来自议会而非国王,这样大权就掌握在议会手里,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再看四个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公元前6世纪,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公元前4世纪,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可以说,这是东西方不同国度在几乎相同历史时期实行的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改革的最重大的成果。(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之后,“秦无敌于天下”的原因。(3分)
(3)两次变法都涉及“法治”,两者内涵是否相同?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理国家。成果: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3分)
(2)原因: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增加了政府收入,发展了封建经济;废井田,“决裂阡陌”,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教民耕战”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能无敌于天下。(3分)
(3)内涵不同:梭伦立法,开辟民主;商鞅立法,建立专制。影响:梭伦的法治,使雅典走向民主化道路;商鞅的“法治”,激化了国内矛盾。(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
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在于他们的血缘资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
③决定英国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