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却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
②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③实业救国思潮始终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得到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一产生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同时又对它们有很强的依赖性,故①正确;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以轻工业为主,故②正确。实业救国的思想兴起于甲午战后,故③不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措施,故④不正确。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整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中英两国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廷废除科举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5分)
本质:英国,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中国,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4分)
(2)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加速革命思想的传播。(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中英国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和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完成, 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的背景结合材料中的时代,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中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第二小问本质不同从中英两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英国是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而中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的“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概括出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从“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概括出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从“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概括出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原则④专制主义原则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昌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而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
B.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立
C.两位同学认识都不全面
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同学的结论说法不准确,论据中没有数据变化和对发昌机器厂产生的辐射作用,所以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乙同学认为“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只是一个例子,不能以偏概全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存在,但是也有带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