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观点的能力。材料主要表明列强要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治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正体现了材料的观点。答案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帝国主义实行公开的武装干涉
B.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加强镇压
C.革命派内部争权夺利力量涣散
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意考查辨析选择能力。A、B、D三项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7年9月联系史实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所以A正确。B错在“始终”中共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史实的能力和正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抗日战争可以考查其国共关系的变化,两个战场的作用,以及胜利的意义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外国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规定,要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
B.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干线
D.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后列强侵华进入了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A错误;BC两项并非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要监督清政府为列强服务,成为列强的代理人。故选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列强订立《辛丑条约》的主要目的。此外,该条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