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明苏联回击美国冷战的措施是在经济上的,所以排除ACD三项,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邓小平1989年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说明
①多极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冷战”形式 ②“冷战”形式结束,但其斗战并未结束
③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 ④苏东剧变后,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正在抬头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建立;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回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以酌情加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题解析:国家关系格局是指重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分别是20世纪初期、中期和末期,因此第一问回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问题答题的质量与得分。这是连环试题,即变动决定下面的时间、标志、中国的国家地位三个环节,因此回答一定要慎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属于“冷战中期的欧洲地图”的是图?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确立冷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德国的分裂,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A图时,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导致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2分)
(3)材料三所示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5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是一战和欧洲各国领土变化图,材料二是二战后欧洲形势变化图。两幅图最重要的区别有二:第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转变为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第二,一战后是欧洲独霸天下,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或北约,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3分)
原因:二战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欧洲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大国。(3分)
(2)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2分)
(3)(共5分,答五点即可)
①20世界70年级以来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②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③新兴民族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
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独霸。
⑥俄力斯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