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简单迁移能力。本题主要考察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A项郡县制中官员主要有中央任免,起到了限制地方的作用;B项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主要是解决王国问题,起到了限制的作用;D项文臣任知州(地方官),也起到了作用;C项节度使的设置,不仅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反而削弱了中央的权利,是导致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两个机构;依据所学知识,这两个机构都是由皇帝的近臣和亲信组成,最初都是临时机构,都为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的。任职的人员不一定都是由高官任职,故排除③,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宋朝集中军权的举措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其中在军事上的措施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没有起到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所以错误的是C,BDA是符合题意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北宋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其实质是
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C.加强了皇权
D.防止了分裂割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是通过“杯酒释兵权”;B是具体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D表述绝对化;C符合题意, 北宋通过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
点评: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军、政、财三权收归中央
(1)原因:唐后期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3)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了“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唐朝人
B.汉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权力的史实。根据材料中“参知政事”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C。ABD项均未有“参知政事”一职。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