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到19世纪90 年代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B、C、D三项都是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知识的能力。“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争夺中,严复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但并非意味着工业文明的本质不好,A项错误;对应西方文明,严复看到了孔孟之道的可贵之处,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指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制服或抵制外国的侵略,所以①③两项表述符合要求和史实,②在此主张中没有体现,④表述错误,林魏等人此时对中国落后的根源并没有完全认识清楚,故答案选B项。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外国侵略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洋务派没有推翻清朝的意思。B不对,因为它没有体现这些历史主流思潮学习西方近代技术、继而政治制度的这一近代化特点,C不对,洋务思潮、维新思潮都不主张民主共和,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种思潮共同点的认识,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概况能力,当然还要依据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