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15:24: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所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的选官制度就是 D.察举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6分)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4分)
参考答案: (1)土地措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2分) 原因:商鞍变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崩溃; 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4分) (2)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分封,推行郡县制。(2分) 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商鞅变法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只能是“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因为商鞅变法是向封建社会过渡,所以必须有“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方面的措施,特别是必须答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只能是采取均田制,抑制土地的兼并,因为孝文帝改革是要通过均田制来解决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问题。 (2)商鞅变法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的措施既要回答政治方面的措施又要回答经济方面的措施。例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就是政治方面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的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则是经济方面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的措施。而戊戌变法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的措施主要回答政治方面的即可。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柳宗元对秦、汉、唐等三朝代过失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和顾炎武观点的异同。(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前无古人的变化”?(8分)
参考答案:(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6分) (2)同:两人都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2分) 异:柳宗元肯定郡县制,认为不要改变郡县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必须改变。(4分) (3)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临时约法》;经济上,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实行剪辫易服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每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4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6分)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6分)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制)。(4分) (2)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2分) 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4分) (3)材料一的措施: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3分)。材料四的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材料一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是对古代雅典、中国古代唐朝、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考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解答时要注意二者的共性,即中央集权,而且中央内部有权力的分工,分析不同点时要注意其实质,一为专制政体,一为民主政体;第(3)问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设立的能保障民主的政治制度,对雅典来说,着重指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来保障民主的实施,对中国来说,着重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民主的实施;第(4)问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姝局限性,即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能够判断其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对于政治文明史,高考考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如三省六部制,君主立宪制等;(2)从纵向上看,高考试题着眼于某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如2011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考查。(3)从横向上,考查的重点在同时期中西方不同政体的比较,如雅典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原因、内容、影响方面的不同;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确立的不同政体比较。(4)把政治文明与物质(经济)文明、精神(思想文化)文明相联系考查历史阶段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 A.地方的自治机构 B.皇帝的秘书机构 C.中央的派出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行省字面意思是行动的中书省,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即中央的派出机构。故选C。A项错误,行省并不自治,是受中央的严格管理的地方行政单位;BD项均明显错误。考点:行省制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学生除了要掌握元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外,其他地方行政体制有西周的分封制、秦推行的郡县制等也要掌握。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武帝、宋太祖推行的措施也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