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铁路大动脉的中断折射了南北的分裂,造成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二战结束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南北朝鲜,自此造成朝鲜南北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的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无法进行呢?从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美国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自觉和抵制敌对国家的产品是有传统的,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度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摘自李强等著《冷战后时代政治与情感抉择》
? 材料二 那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中美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美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摘自沈骥如著《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回答:
(1)试概述两则材料中彼此不同的两种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哪则材料中的观点?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作者对中美关系抱有一种僵化的向后看的观点,认为中美之间即使不发展贸易关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也照样进行,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也没什么,要中国人记住中美之间的仇恨。材料二作者认为中美之间过去是敌人,但现在不是敌对关系了,双方可以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2)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因为这一观点从国情和世情出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
(3)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中美已建交,双方有共同利益,尤其是经济上有互补性,应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德国的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7年 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咨文阐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并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A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在军事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B不对,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对杜鲁门主义的运用;D不对,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后果之一。
点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以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题干中的两种观点却没有认清这一点,故A项不正确,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故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