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1/3。1952年(即中国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高水平的那一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
(1)据材料一,说明1820年到抗战前中国GDP占世界GDP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旧中国,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这样极少的工业,其布局也是极不合理的,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6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工业状况,“一五”计划在指导方针和建设重点方面有什么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建国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一组图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西藏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由鸦片战争前的1/3降到抗战前的5.2%。原因:鸦片战争后,由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致使GDP迅速下降;19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但在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下发展异常艰难;同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发展迅速。
(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为改变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指导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将建设重点放在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等地,以便于工业化的起步。
(3)原因: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家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投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认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周刊风云人物。“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理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 一理论主要来源于
[? ]
A.?马克思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
B.党领导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写下的“诗篇”是指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