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A.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B.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C.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D.恐怖主义是传统安全威胁需铲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应该是贸易保证主义;C项说法明显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贫穷,并未被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故D项不正确。
点评:近几年高考多以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形势为切入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考查。在复习备考时,仍要紧扣热点,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本不断加快“入常”步伐等,这些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世界的政治走向是
[? ]
A.和平与发展
B.“一超多强”
C.多极(元)化
D.“联合国”主导世界事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2分)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2分)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2分)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1分)原因:西欧各国遭到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1分)
(2)马歇尔计划是借助于美援恢复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2分)实施舒曼计划是通过加强西欧国家的自身联合而发展经济,欧洲的联合与强大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2分)
(3)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2分)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2分)
(4)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强调...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可以判断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及西欧国家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1950年5月9日...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及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可以说明中法建交的意义。根据史实,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
(4)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由此逐步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从国际格局的角度来看,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联合国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结束后,无人能与美国抗衡
B.一些大国欲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C.超级大国的美国已完全操纵了联合国
D.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还没有发言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个世界其实还是一个强权的世界,一些大国为了谋取霸权,常常把联合国抛在一边独行其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殒落”,它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力争维持其自由和独立地位”的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一一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在“援助自由国家”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就上述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1)政策:杜鲁门主义。目的:遏制共产主义,争夺世界霸权。(2)不同:①杜鲁门时期推行无条件“帮助”。②尼克松时期,实行有条件的“援助”。原因:①战后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远大影响力;实力空前膨胀,助长了其向全球扩张的野心。②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长期的全球扩张,经济陷入困境,霸主地位动摇。(3)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受经济实力的制约。
本题解析:不能掌握历史思维的一般性方法,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外政策的变化或调整,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一个国家的外交是以本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势力为后盾的。
解题指导二战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美国经济实力决定的。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其推行霸权主义的需要,都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