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重农抑商”政策之所以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等人的大力宣传
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政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持续进步
D.政策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2、判断题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
A.商鞅变法
B.公田的大量抛荒
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D.铁器农具的出现
3、判断题 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商业发展应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
C.应取消商业竞争
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清政府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
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商人有时“且贩自东市,既已纳课,货于西市,又复重征”,再加上官吏勒索舞弊,“以致商人裹足不前”。这对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清政府对手工业产品实行违反价值规律的限价收购的做法,不仅见于云南铜矿,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的铜矿中、在贵州的水银矿、铅矿中都有类似的情况存在。封建政权以超经济强制的手段对民间手工业进行直接掠夺,窒息了这些手工业部门的生机,商人宁愿求田问舍,将资金转向土地而不愿投入产业。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3分)
②依据材料二归纳清政府是如何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并分析其影响。(6分)
③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1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5、判断题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