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 ]
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太宗在其六十大寿上劝告官员:“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对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意思是为官者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
B.提醒官员要谨言慎行、克己清廉
C.这是唐太宗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D.反映了唐太宗希望官员认识到为官者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体现了为官者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官员要谨言慎行、克己清廉,“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体现了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封建社会的官员本质上是为皇权服务,为封建王朝服务。因此认识到为官者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认识不恰当的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的理解与运用,材料的指向明显:主权在民。故选A。B项说法错误,中国政治不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体制,中国的人民掌握国家主权,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项社会契约论说的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事实上订立了契约,统治者应该好好的统治,否则民众有权利推翻其统治;D项明显错误,《临时约法》不是体现项社会主义过渡。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的成果,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因为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没有实施。1954年宪法是第一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一些基本的制度和原则,是我国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直接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因素是:
A.工业革命后煤炭开采过度,污染太大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蒸汽动力不够强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问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得到应用的直接原因,A项说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C项说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D项本身说法错误。因此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现是电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其主要的成就一个是电器产品的广泛的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内燃机的产生、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的出现和老的工业如钢铁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内容对照选项,三纲五常压抑人的个性和自然欲求,讲求严格的等级秩序,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极大,符合题意。 故选C。A项主要是涉及到政治方面;B项涉及的是主流思想;D项是为皇权赋予了神权色彩。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相关内容。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