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 1944毛泽东与约翰·谢伟思谈话时指出:中国人民理解民主并且要求民主。它无需经过长期实验,或者教育,或者“监护”。中国农民并不愚蠢;和每个人一样,他很精明地关心于他的权利和利益。所谓“老百姓没有知识,不能实行民主政治”之说,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而,中国应当立即结束“训政”,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
——约瑟夫·W·埃谢里春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过程中提出的三个重要政治主张。(6分)分析近代政治民主化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 根据材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过程有何特点?(8分)
参考答案:(1)三个主张: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③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分)
主要原因:①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逐渐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③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④无产阶级的壮大。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⑥先进的中国人总结历史教训,坚持不懈的努力。(6分)
(2)①政治民主化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②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民主化的进程艰难;③政治民主化始终体现了与国情相结合;④逐渐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转变。 (8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部分中国在民主政治化中的主张,联系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内外因来分析;第二问的分析要注意结合每次历史事件的背景,并且很好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特点,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分析概况能力,本题难度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 ]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评价
[? ]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75年,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材料中的“本在朝廷政教”应指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郭嵩焘对西学的认识触及到制度层面,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顽固派盲目排外,而材料则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明显表示赞赏,故AC项错误;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