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 )
A.李鸿章推行“保船避战”的方针
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
C.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海战役后,中方虽然主力尚存,但是李鸿章推行“保船避战”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这使日本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制海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的时代意义在于(? )
A.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B.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统一战线巩固和全民族抗战
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孙中山先生此种认识的积极意义在于
[? ]
A.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B.“扶助农工”,促进国共合作实现
C.实行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D.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词《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1分)请分析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态度(2分)及其最终结果(1分)
(2)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基本原则又是什么?(2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2分)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1896年。日本:蓄谋已久、中国:避战求和。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2)基本政策:一国两制、基本原则:一个中国
(3)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直接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建交意义: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了睦邻友好新篇章,符合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制约问题:日本对于历史问题的态度(否认南京大屠杀)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本题考查的基础的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要看清题干所问的问题,要用书面语来回答。第(4)问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主要从当今困扰中日两国发展的角度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