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 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 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 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10月9日《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 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下图),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
引发争议。

请回答: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4分)
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全面评价战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6分)
参考答案:(1)特点:①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分)
(2)高福利确实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6分)
(3)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6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针对的是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进行救助,并且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来解决就业问题,形式比较单一;材料二所讲的社会福利包括的范围很广,吃穿用基本上都有所涉及。相比较之下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的特点有:①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材料三所讲的是提尔里24年不工作,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过得滋润生活,但不能说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高福利确实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
评价一般都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才能够客观、全面。福利制度有助于消除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是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符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法宪法的产物
B.虽违宪,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反映了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为了扭转危局,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了新政。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罗斯福新政之后大大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所以答案选C。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意图是(?)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运用已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材料中亚当斯密虽然指责资本主义,但是仍然大力倡导发展自有资本主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在欧洲工业大革命时期,亚当·斯密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B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与题意无关;在亚当斯密时代,英国的工业化尚处起步阶段,工人的权益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还无从谈起,排除C;D表述不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