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其它学说的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化原因。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的原因分为内外两种:内因是思想本身的逐步丰富和完善;外因则是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内因往往是决定实物发展的最主要原因,BCD三项均为外因,故该题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张之洞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但其“中体西用”论却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简单地全部否定“中体西用”论是不公允的。
——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的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主持撰述《劝学篇》的社会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19世纪末张之洞“中体西用”论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社会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维新变法运动兴起。(6分)
(2)张之洞“中体西用”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张之洞在确保封建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施“西学为用”,竭力反对维新派的政治主张,逆中国政治民主化潮流而动;另一方面,发迹于洋务运动的张之洞,大大扩充了西学的内容,极大地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9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张之洞提出:“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第二小问联系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内外形势,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等方面分析张之洞主持撰述《劝学篇》的社会背景。
(2)该问考查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19世纪末张之洞“中体西用”论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价:“中体西用”论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但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则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A项是二者本质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它的显著特点是
A.实行联邦制
B.议会分为参众两院
C.实行总统制
D.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美国独立后,为克服美国邦联时期的危机,根据1787年宪法组建了联邦政府,从而形成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制的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共和制是根基,联邦制和总统制受制于共和制。题目中的四个备选项都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联邦制、总统制、议会的组成方式都不能从总体上说明美国政治的特点,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美国政治制度很好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这是美国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