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黄仁宇在《中国社会的特质》中说:”(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是指
A.重建小农经济
B.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C.建立正常的赋税征收制度
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2、判断题 唐太宗在《百字箴》中说到:“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下列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体现了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民本思想
C.反映小农家庭自给自足,生活安逸、富足
D.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
3、判断题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1年)
| 18
| 19
| 4
| 5
| 1
| ?
| 1
| 1
| 4
| 1
| ?
| ?
| ?
| 1
| 1
|
隋(598~618年)
| 9
| 4
| 3
| 1
| ?
| ?
| 1
| 1
| 2
| ?
| 4
| ?
| ?
| 2
| ?
|
唐(618~907年)
| 32
| 11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
| 4
| 7
| 1
|
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4、判断题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5、判断题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
点是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